在上海地铁9号线合川路站2号出口右侧,一道不足一米高的防水门槛隔开了地铁站与漕河泾科技绿洲园区。每天早晚高峰,大量通勤人群跨过隔挡进入园区,这条“捷径”成为不少上班族的固定路线。近期,隔挡上贴出了“禁止翻越”的告示,但依旧有行人选择从这里跨行而过。
不少市民希望,能在保留防水功能的前提下,加装台阶或扶手,让通行更安全、更顺畅。
防水设计成“通勤捷径”
九号线合川路站位于虹桥镇、七宝镇与漕河泾工业开发区交界处,周边办公楼与住宅密集,科技绿洲园区内聚集了多家互联网公司与科技企业。
2号出口向右,是一条直通园区的便捷路径,但隔挡横亘其中——靠近地铁一侧约80厘米高,园区一侧约50厘米高,形成明显的高度差。
隔挡横在2号出口和园区之间
这种设计原本并不起眼,但在赶时间的通勤者眼里,跨过隔挡往往能“省下几十米路”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晚高峰时,从园区出来的上班族们不加犹豫地走向隔挡处,跨过去便直奔地铁,形成一股源源不断的人流。有人单手拎包,一脚利落跨过去;有人推着小板车,小心抬上再放下;也有人稍加停顿,等对面的人先通过。水果摊商贩干脆守在隔挡旁,把这里当成揽客的最佳位置。
不少员工都从此处通行
然而,由于地铁一侧更高,跨越时需要抬腿发力,遇到雨天,一旦鞋底湿滑,很容易失去平衡。在附近上班的刘女士回忆,有一次下雨天赶时间,她踩在地铁一侧时脚下打滑,差点摔倒。“另一侧要绕几十米才能进园区,早晚高峰大家赶时间,而且有从众心理,几乎所有在园区上班的人都会走这里。”
在一些园区员工看来,园区平台比地铁入口高,隔挡在雨季能阻挡水流倒灌,但随着时间推移,这里早已不只是一个防水设施,更成了人流密集的“通勤节点”,其功能与使用习惯之间的冲突也愈发明显。
此处成了人流密集的“通勤节点”
兼顾安全与便利
刘女士说,今年6月梅雨季时,她曾通过市民热线建议在隔挡一侧加装简易台阶,“不用拆掉,防水功能还保留,花不了多少钱就能方便大家通行。”但不久后,她发现现场只是多了一张“禁止翻越”的告示,路径依旧如常,翻越者依旧络绎不绝。
隔挡处贴上了“禁止翻越”的告示
申通地铁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,这段隔挡确实是站口防水设计的一部分,“主要是防止地势高的一侧雨水流入车站,降低雨天积水风险。”地铁运营方表示,已收集到市民的意见,并将开展可行性分析,“需要综合考虑防水效果、安全性和施工条件等因素。”
有市民建议,如果隔挡必须保留,可以在一侧加装简易台阶或扶手,让通行更稳妥;也有人提出,在隔挡旁另辟一条平缓的通行路径,将人流自然引导至园区,既不影响防水,也能保障安全。
同时,也有受访市民表示,虽然赶时间可以理解,但翻越隔挡本身仍存在安全隐患,通勤者应在安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路线。“万一有人摔倒,既不安全,也容易引发拥堵。”一位市民说。
从这道不足一米高的防水隔挡,不难看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细节力量。很多改进不必大拆大建,只需在设计和管理中多留一步考虑,就能让日常通勤多一分顺畅。
亲爱的读者,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、忧心事、揪心事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们反映求助——
泰禾优配-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-炒股配资门户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平台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