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早上匆匆‘放娃’,中午外卖喂娃,下午忘记接娃。”这种景象近日屡屡在图书馆上演。有媒体报道,暑假期间,每天有近100名孩子被单独留在湖南衡阳市图书馆内,由于缺乏看管,这些孩子时常追逐打闹、破坏公物,给馆内环境带来不小影响。有记者梳理发现,江苏扬州、河北易县、内蒙古包头等地图书馆近日接连发出提醒,指出馆内出现随意丢弃书本、零食袋,门口堆放垃圾的行为。
图书馆内有空调乘凉、有工作人员值守,还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儿童友好设施供孩子们学习休闲,馆内读者的构成也比较简单,相比商场、游乐园,图书馆的确是个合适的去处。但把孩子独自留在图书馆,家长就能当“甩手掌柜”了吗?
从安全角度看,图书馆并非专为儿童设计的公共空间。图书馆内书架、楼梯桌椅众多,孩子在此随意玩闹存在潜在的磕碰风险,若是顽皮的孩子攀爬书架、楼梯扶手、防护栏等设施,更将严重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。另外,上海图书馆工作人员曾指出,不少图书馆都曾出现因为没有家长照看,有些孩子自行离开图书馆,而后家长责怪工作人员的情况。馆内虽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,但他们也很难在完成原有工作职责以外,再肩负起一一看护孩子的任务。
展开剩余52%家长这样的行为极大地扭曲了图书馆的核心功能。孩子自控能力差,时而在馆内追逐打闹会严重打扰其他读者,甚至还有些捣乱的孩子在厕所藏书,损坏水龙头、饮水机,让本该为阅读服务的工作人员被迫反复维护秩序,损害的是全体读者的权益。
必须明确的是,看护好自家小孩是监护人的法定义务。不论孩子平时是否乖巧、不论图书馆是否为一个“可信任”的场所,将年龄过小的孩子独自留在里面都称得上是不负责任的行为。若需长时间托管孩子,家长应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,而非拿社会公共资源“薅羊毛”。
也有图书馆面临这样的问题,即家长分明陪在孩子身边,却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视若无睹。图书馆“保持安静”的要求并非对孩子天性的禁锢,相反,遵守规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教育。除了全程陪同,家长更应教会孩子在图书馆这类公共场所中应有的言行举止。
图书馆该如何应对这类难题?除了在暑期加派人手维护馆内安全和秩序,面对一些始终不听劝的“魔童”及其家长,也大可硬气一些,譬如建立黑名单制度,在一段时间内限制这部分读者入馆阅读。
孩子暑期挤满图书馆也反映出社会普惠托育的供应不足。不少网友表示,虽然把孩子单独留在图书馆的行为不妥,但暑期照护难题的确困扰着很多家庭。问题的核心在于暑期看护的供需不平衡,同时,不少城市托管成本高,超出家庭负担能力。政府可以探索联合企业创新商业托管模式,或盘活对接社区、学校的托管资源,例如石家庄今年就组织了30所学校开展小学生暑期免费托管服务,共提供1万余个学位。化解暑期无人带娃困局,各方都要出点力。
发布于:广东省泰禾优配-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-炒股配资门户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平台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